高中语文必修二课内作文素材汇总_高中语文课本素材


来源:天津家教 日期:2022-8-21


高中语文必修二课内作文素材汇总_高中语文课本素材









  写语文作文就需要用到素材,在高中语文必修二课本中有很多素材能够借鉴和运用,下面给大家带来的高中语文必修二课内作文素材,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语文必修二课内作文素材



  1.《荷塘月色》



  苦闷与追求——在那个铁屋子一样的时代,像朱自清一样的知识分子的苦闷无处不在。人们感到苦闷,是由于自我被压抑。因为尝试使生活有新的目的和意义,所以,充满追求的生活富有了崭新的意义。苦闷的人总是在行走,在行走中思考,在行走中寻找,在寻找中追求。四处行走,四处寻找,毕生追求:或许,这就是生命的一种表现形式!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适用话题】民族大义面前坚守节气,不为斗米而折腰。



  2.《故都的秋》



  宁静与清幽——故都有着一种宁静,秋天尤其如此。生命从宁静中来,终须归于清幽。然而,喧嚣红尘使宁静变成了明日黄花,这个社会到处充斥着人心的浮躁。享受宁静与清幽,就是享受生命旅程中最感动的时刻,就是享受灵魂的安详。一片落叶,一丝阳光,都会使你感受到生命深处悄悄蔓延开来的美好。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⑺,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在北方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适用话题】:思念家乡 秋意 诗意



  3.《囚绿记》



  优美与诗意——“绿”是无法被囚禁的,优美与诗意同样如此。对于“优美”与“诗意”的理解是不是只有优美的生活环境、美好的人际关系、自由放飞的心灵呢?其实不尽然!对事业、学业的坚持不懈的追求,这种追求本身就具有优美的诗意。所以,不管是欢乐还是痛苦,不管是成功还是失意,都可以是有诗意的,生活都可以是优美的。关键在于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关键是我们要热爱生活,以饱满的热情、坚定的意志、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生活的每一个过程,这样,我们就能获得优美而诗意的生活。



  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我欢喜看水白,我欢喜看草绿。我疲累于灰暗的都市的天空和荒漠的平原,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我急不暇择的心情即使一枝之绿也视同至宝。当我在这小房中安顿下来,我移徙小台子到圆窗下,让我面朝墙壁和小窗。门虽是常开着,可没人来打扰我,因为在这古城中我是孤独而陌生。但我并不感到孤独。我忘记了困倦的旅程和已往的许多不快的记忆。我望着这小圆洞,绿叶和我对语。我了解自然无声的语言,正如它了解我的语言一样。



  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得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我渐渐不能原谅我自己的过失,把天空底下的植物移锁到暗黑的室内;我渐渐为这病损的枝叶可怜,虽则我恼怒它的固执,无亲热,我仍旧不放走它。魔念在我心中生长了。



  【适用话题】:文化反思



  4.《诗经•氓》、《孔雀东南飞(并序)》



  坚贞与反抗——这是一首弃妇诗,描写了弃妇与负心男子从订婚、迎娶,又到遭受虐待、遗弃的经过,表达了弃妇对遭受虐待与遗弃的痛苦与悲哀,同时也表达了她对“二三其德”的男子的愤怒,尽管她也怀着对往事的无可奈何,但她对爱情与婚姻的忠贞又表现了坚决的抗议和“不思其反”的决心。应是人性纯美的最早体现。



  刘兰芝与焦仲卿的婚姻悲剧,揭露了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摧残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恶,热情讴歌了刘兰芝、焦仲卿忠贞不渝的爱情和对压迫者的反抗精神,反映了人民群众对被迫害者的无限同情和追求婚姻自由、珍惜爱情生活的强烈愿望。



  【适用话题】自强 男女平等 爱与美



  5.《离骚(节选)》



  追求与坚守——两千多年前的伟大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在遭到小人馋毁被流放时,依然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依然热爱着自己的祖国,坚持对美好理想的追求,用一种磐石般的坚贞诠释人生的崇高,从而感动着世世代代的人。他用一颗高贵的心灵挥洒出惊天动地的华章——《离骚》永远是文学宝库中的精品。



  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适用话题】内外兼修才是真正的美 时光易逝,青春难再



  6.《短歌行》



  追求与本真——短歌不短,意蕴深长。诗歌抒发了诗人渴望招纳贤才、建功立业的宏图大愿。言志的同时也抒发了诗人的感情:有人生苦短的忧叹之情,有对贤才的渴求之情,有既得贤才的欣喜之情,有对犹豫徘徊的贤才的劝慰之情,有坚信自己礼贤下士、天下贤才定会归附自己的自信之情。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适用话题】惜时 人才



  7.《采薇》、《涉江采芙蓉》



  离苦与乡愁——寒冬,阴雨霏霏,雪花纷纷,一位解甲退役的征夫在返乡途中踽踽独行。道路崎岖,又饥又渴;但边关渐远,乡关渐近。此刻,他遥望家乡,抚今追昔,不禁思绪纷繁,百感交集。艰苦的军旅生活,激烈的战斗场面,无数次的登高望归情景,一幕幕在眼前重现。《采薇》,就是三千年前这样的一位久戍之卒,在归途中的追忆唱叹之作。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涉江采芙蓉》是游子思乡之作,只是在表现游子的苦闷、忧伤时,采用了“思妇调”的“虚拟”方式:在穷愁潦倒的客愁中,通过自身的感受,设想到家室的离思,因而把同一性质的苦闷,从两种不同角度表现出来。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适用话题】思想 文化



  8.《兰亭集序》



  生与死——如何看待生与死?王羲之在本文给我们作了一个深刻的回答。在他看来,对生的执著、对死的排斥,是人所共有的感情,是客观存在的,人的生命到了尽头都是要死的。他感到人事在变迁,历史在发展,由盛到衰,由生到死,都是必然的。因为人生无常,时不我待,所以要珍惜时光,眷念生活,追求真实,表现了一种积极的、高旷的宇宙情怀,充满了哲理思辨,从而彻底地否定了老庄的齐生死的观点,树立了自己的生命意识——“死生亦大矣”。



  文笔洗练,文风纯正,发人深醒,令人回味。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适用话题】自然之美 自然与心灵 ;生命的长度和宽度 生与死 人生意义。



  9.《赤壁赋》



  悲伤与旷达——及时行乐,在有些场合,有些时候是一剂良药,但这不能成为人一生的处世态度。从古至今,能把这帖药用好的除苏东坡外,恐怕没有几人了。这不是一种消极避世,而是人的涵养达到最高意境的一种体现。屈原的忠心与烈节令人敬佩,然其“自投汨罗”的态度却让人不敢苟同;李白的豪放与飘逸让人欣赏,然其放纵无度的行乐与狂欢却让人不能认同。而东坡居士却做到了这两方面的结合,真君子也!本文可为以下话题提供素材:悲伤与旷达;悲与喜;审视人生;人生的十字路口;一花一世界。



  方其(曹孟德)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适用话题】“短暂与永恒”的思索 “选择”决定于生活的态度 人要善于寻求精神的寄托;自然是人类最可靠的朋友



  10.《游褒禅山记》



  自然与人生——“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堤。”自然万物之中往往蕴含着深刻的哲理,给人以智慧的启迪。由游山洞,作者得出了“尽吾志也而不能志者,可以无悔矣”的结论;由“仆碑”得出了“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的感悟。人自然是智者,是哲人,是老师,留心观察大自然,你会满载而归,猛然顿悟!本文可为以下话题提供素材:自然与人生;意志与目标;治学态度;人生感悟。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非有志者而不能至” “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



  【适用话题】志当存高远 坚持 凡事要深思慎取 对待文化遗立要有严谨的态度 善假于物11.《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讲》






  强烈的责任感是蔡元培先生成就北大的重要因素,也引领每一位北大人;兼容并包,自由民主不仅是北大的办学理念,更是北大人博大胸襟与追求卓越的境界;砥砺德行,彰显出优秀的北大人高尚的境界;敬爱师友,让人与人之间温暖,让生命充满情怀,怀有爱心的学者才是大师。



  一曰抱定宗旨。诸君来此求学,必有一定宗旨,欲知宗旨之正大与否,必先知大学之性质。……



  二曰砥砺德行。……



  三曰敬爱师友。教员之教授,职员之任务,皆以图诸君求学便利,诸君能无动于衷乎⑧?自应以诚相待,敬礼有加。……



  【适用话题】学习的意义 北大精神的思考 人才 、革新、发展



  12.《我有一个梦想》



  文章的形式上:学习排比进行抒情议论;角度点拨:民主与平等是人类追求生命平等的起点;种族平等的追求是时代的进步;平等民主的公民意识应该是每一个社会永恒的话题。



  朋友们,今天我对你们说,在此时此刻,我们虽然遭受种种困难和挫折,我仍然有一个梦想,这个梦想深深扎根于美国的梦想之中。



  ……



  我梦想有一天,幽谷上升,高山下降;坎坷曲折之路成坦途,圣光披露,满照人间。



  ……



  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一起工作,一起祈祷,一起斗争,一起坐牢,一起维护自由;因为我们知道,终有一天,我们是会自由的。



  【适用话题】信念 梦想



  13.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洲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在不久的将来就会使人们感觉到。



  现在他逝世了,在整个欧洲和美洲,从西伯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尼亚,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而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适用话题】:真正的友谊;大师风范 ; 高尚的人;豁达的心境;人生的价值



  高中语文课内作文素材



  第一课《沁园春•长沙》



  素材



  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一扫古人笔下的秋景大多肃杀、感伤的情调。词人笔下的秋景蓬勃向上,充满生命活力。面对如此壮丽寥廓的景象,词人不仅表现出心系天下的博大胸襟,也表现出蔑视官僚、军阀,改造旧世界的凌云壮志。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彰显的是青年毛泽东面对风云变幻的动荡时局而生发的对祖国命运的深切关注;“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表现的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青年一代意气风发、敢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



  关注时局,关心国事,应当是每一个时代的有志青年义不容辞的责任。



  适用话题



  “青春”“理想”“志向”“责任”等。



  第二课《诗两首》



  素材一



  在这悠长狭窄又寂寥的“雨巷”,没有阳光,也没有生机和活力。



  “我”就是在这样的雨巷中孤独地ㄔ亍着的彷徨者。“我”在孤寂中仍怀着对美好理想和希望的憧憬与追求,但是,这种美好的理想又是渺茫的、难以实现的。梦境中的姑娘,她的离开也粉碎了梦境。然而“我”仍然彷徨在这雨巷中,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



  适用话题



  “追求”“理想”“迷茫”等。



  素材二



  徐志摩曾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康桥的自然风光滋润着他的心灵,一次次给他带来了欣喜和欢悦,同时也一次次地抚平他心头的创伤,荡涤他的“苦痛,烦闷,拘束,枯燥”,所以他以至美至纯的诗句写出《再别康桥》,表达自己对未被世俗沾染的自然之境的向往与守护,也表达了他对美丽回忆的珍重。



  适用话题



  “守护心中的美好”“诗意的生活”“亲近自然”“回忆”等。



  第三课《大堰河——我的保姆》



  素材



  艾青出生在一个地主家庭,他一出生,就被算命先生算出“克父克母”,于是被寄养在一户农民家中。是一位勤劳善良的农家妇女,用自己的乳汁哺育了他,用不是母爱胜似母爱的感情滋润了他,用生活的信念和坚忍的意志感染了他,用苦难的命运和人生的悲剧教育了他。从此,他的血脉里便流淌着劳动人民的血液。大堰河死后,艾青在1953年和1973年两次回乡时,都特意前往她的墓地进行祭扫。



  适用话题



  “大爱”“感恩”“孝道”“美德”“铭记”“母爱”等。



  第四课《烛之武退秦师》



  素材



  秦、晋兵临城下,郑国危如累卵。勇于自责的郑伯采纳了佚之狐的建议,派烛之武前去说服秦伯退兵。国难面前,烛之武深明大义,不计前嫌,孤身一人“夜缒而出”,奔赴敌营。强秦帐内,他不卑不亢,坚定无畏,字字珠玑,终于以机智善辩的外交口才,巧妙地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说服了秦伯,化干戈为玉帛。烛之武的身影,在历史的这一刻变得高大起来,千百年来一直闪耀着熠熠夺目的光芒。



  适用话题



  “爱国”“个人与国家”“口才与成功”“勇于自责”“慧眼识才”等。



  第五课《荆轲刺秦王》



  素材



  荆轲刺秦王是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英勇无畏的荆轲背负着燕太子丹的期盼进入强大的秦国,他明知成功的机会渺茫,但仍在易水边诀别众人。在秦国的朝堂之上,他机智英勇,虽最终失败,却名传千古。有人赞扬他,有人同情他,也有人认为他违背了历史的潮流,注定要失败。



  适用话题



  “人生的选择”“不畏强权”“认清历史”“命运与时代”“性格决定命运”等。



  高中语文怎样积累作文素材



  1、在阅读课堂教学中积累写作素材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除了让学生在读中求知、读中求智、读中悟道的同时,还要让学生学会积累作文素材。



  在教《纪念刘和珍君》一文时,对敢于面对那些丑恶现象、敢于担当社会使命的女中豪杰刘和珍的形象做充分地解读后,联系理解这一形象的社会意义。时至今日,,当网路、媒体以及我们身边扑面而来的负面消息拷问国人良心时,我们甘愿做“沉默的羔羊”吗?可做“正直”、“抗争”等话题的思考和延伸,从而积累材料。



  在教《装在套子里的人》一文时,认识别理科夫墨守成规、害怕新生事物、反动阴暗的丑恶嘴脸后,联系理解这一形象的社会意义。这种人在今天大致可分两类:一类是新“别理科夫”,害怕弄出什么乱子,令自己无所适从;另一类是既得利益者,整天杞人忧天、害怕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失而惶惶不可终日。无论是哪一类人,都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的绊脚石,可做“改革”、“创新”等话题的思考和延伸,从而积累材料。



  在教《我有一个梦想》一文时,了解马丁·路德金把自己的一生献给美国黑人民权解放事业后,可做不屈压迫、为推动人类解放而斗争的思考和拓展延伸,联想到南非领袖曼德拉事迹的积累。



  这样,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会积累材料,有了积累的方法,有了积累的意识,也就能从课内走向课外,养成阅读的习惯,从而打破作文素材枯竭的局面。



  2、在课外多读书、多积累



  人教版高中语文的五册必修模块设置了“名著导读”这一部分:其中,“必修1”中选了《论语》和《大卫·科波菲尔》;“必修2”中选了《家》和《巴黎圣母院》;“必修3”中选了《红楼梦》和《高老头》;“必修4”中选了《莎士比亚戏剧》和《谈美》;“必修5”中选了《三国演义》和《堂吉诃德》。对这一部分内容,要求学生合理分配时间,按计划有序地进行阅读,教师适时地进行阅读指导,在模块教学任务完成后,组织学生做“阅读汇报交流”,用以培养学生的应用、审美、探究能力和阅读习惯的同时,为学生的写作积累了大量的素材。



  “腹有诗书气自华”、“ 读书破万卷”。阅度书籍报刊,听取轶闻逸事,可以使学生们获得许多无法亲身接触到的材料。养成勤于阅读的习惯,材料积累多了,便不会再出现为凑足800字而绞尽脑汁的状况,学生在考场上才会泼洒成文。



  3、关注生活和情感



  文章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肠。每年的“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展播、“最美孝心少年”展播,“最美司机吴斌”、“最美教师张莉丽”、 “托举哥”、“中国好邻居”、“小悦悦事件”、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这一商界人物的华丽转身、这一普通老百姓、“东方之星”游轮翻沉、2015年高考替考事件……都可以通过平时记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写出自己的感想。每天花费不了多长时间,坚持的时间久了,学生就会积累好多新颖、拿手的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