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的中学生,为什么越来越焦虑了?


来源:天津家教 日期:2022-11-18

青春期的中学生,为什么越来越焦虑了?


时间:2022-11-18 10:22:31本文内容及图片来源于天津家教网http://tjjj.qsjjw.cn







忽然发现,当这个时代的车轮飞速运转,好像有很多关于未来、家庭和收入的压力,最终都压在了孩子们稚嫩的肩膀上。



3岁背唐诗、5岁学英语、7岁学编程、9岁学奥数......不知道是孩子真的感兴趣,还是家长太虚荣。



结果就是,越来越多的学龄前和小学阶段的孩子,本来在社会和教育政策大力支持减负的前提下,足以拥有无数闲暇空旷的时光和一个玩得酣畅淋漓的童年,但是在日益焦虑的父母逼迫下,却只能一天又一天、一趟又一趟,穿梭在车水马龙的街道上,不是上学放学,就是培训补课,代替自己心急火燎的父母们,追寻着他们年轻时未曾实现的梦想。



你们说,孩子们是有多可怜啊!






很明显,因为时代焦虑症的蔓延,众多家长和孩子们之间的竞争,已经从校内转向校外,从学科转向兴趣。



反正最终都是家长提建议、讲愿景,然后由孩子来承受这一份多余的煎熬和无奈。



而家长们呢,往往是以虚荣和兴趣为名,在各类培训机构的怂恿下,把孩子们的每一项爱好和尝试,都变成了一个个可以量化成数据、转化为成绩考核的指标。



可是靠这样急功近利的焦虑式教育,真的能让孩子在各方面均衡发展,探索出自身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所在吗?



事实上在很多时候“鸡娃”家长们的美好愿望,最终都变成了负荷在孩子身上的无形压力。



这就很容易,会造成孩子们愈加深刻的焦虑和痛苦,尤其是对于青春期孩子而言。






在这一点上,大多数学生和家长的看法几乎都是一致的:



只有学习足够多、足够好,在各个方面的表现都足够优秀,才能在将来的中考和高考选拔中崭露头角。



但现实是,大多数初高中学生虽然已经具备了完备的思考能力,但是却依然缺乏成熟的自律能力。这就使得他们,即便是考试成绩优异和研究能力突出的孩子,依然会被各种校外的额外培训搞得焦头烂额。



中学生毕竟是孩子,大多数还没法同时处理好校内上课和校外培训的时间与逻辑关系。结果就造成了,很多孩子在课程学习和课外培训之间陷入了困惑和迷茫。






更有许多学生,因为面临"升学和就业压力",长期处于竞争、紧张和恐慌状态,甚至导致心理失衡和学习中的深度焦虑状态。



有一项面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调研中发现,大多数学生都会对学习感到或多或少的焦虑,严重的占据44.51%,普通的占据47.67%,只有大约8%的学生,声称自己不会为学习感到焦虑,抱着无忧无虑的心态。



很明显这样的孩子不是超级学霸,就是彻底学渣。






当然适当对学习这件事儿保持一定的焦虑,也不是什么坏事。



一般来说,对学习焦虑的孩子,会在主观上对考试结果做好各项心理准备,一旦发挥失常或成绩下降,本身在心态上是有所预防和准备的。而那些在学习中过分乐观,丝毫不焦虑的"尖子生",但凡碰到一点挫折和问题,反倒可能会导致非常负面的心理状态,这是需要那些长期以来坚持"鸡娃"的家长多加注意的。



切莫为了自己的虚荣和面子,压垮了自己孩子的精神和自信。






但是过重的学习焦虑,肯定会对孩子的心理、情绪和性格,产生难以逆转的负面影响。



其一,当正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陷入焦虑情绪中,你会发现他的思想意识会更多地从自我的主观出发,考虑问题会更加狭隘和偏激,而客观和理性的意识部分,却好像被抑制住了似的,常常被他自己所忽略。



其二,陷入学习焦虑的孩子,总是思想波动很大,整日心烦意乱、焦躁不安,感觉他很难妥善处理和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而且心理极度敏感,特别容易猜忌和怀疑别人。



其三,经常情绪焦虑的孩子,甚至会影响孩子的正常人格和观念,所以我们会看到有些青春期学生,会显得缺乏责任感和充满攻击性。



相信以上状况各位家有中学生的父母,都是深有体会的。






总之,家长帮助孩子的关键点,就是不要把教育的重心,全都放在孩子的成绩上,而要依据对孩子的尊重和理解,体会孩子内心的所思所想,把认同孩子的兴趣和特长,放在引导孩子备战中考和高考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来。



此外家长要在控制好自我焦虑的前提下,帮助孩子正确了解自我心理同时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鼓励孩子多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这样,一定有助于我们的孩子,适当缓解青春期和考试前的焦虑心态。